Menu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健康科普>
4.2世界自闭症日 | 早发现、早干预,让“星星的孩子”不再孤独!
时间:2021-10-17 点击数:114 发布来源:本站原创

  4.2世界自闭症日。自闭症也称孤独症,而自闭儿童又被称为“来自星星的孩子”。它不是心理疾病,也不是因为缺乏家庭温暖而造成的,而是一种以遗传和大脑结构为主要致病因的疾病。有数据显示,目前中国孤独症人士超过1000万,孤独症儿童数量超过200万,也就是说大概每200名儿童中,就有1名儿童是自闭儿。


  他们之中,80%以上没有独立行为能力,没有任何社交。

  一、天生面临社交障碍,却仍在努力表达

  我们常常把不想跟人说话,不想社交,表述成“我要自闭了”。而真正的自闭症,是这一种因为脑部功能异常导致的神经发育障碍,且自闭症患者天生面临社交障碍、语言沟通障碍等。

  普通人接受信息的方式有成千上百种,自闭症患者可能只有一种,他们沟通的困难在于,自己与外界的沟通渠道“塞车”了。即便如此,他们依然在努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,有时是自言自语,有时是重复性行为,有时是自己的实际行动。


  所以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接纳度极低。

  二、最大的困境,是偏见和不理解

  即便自闭症家庭为孩子付出了所有,还是会面临着最大的困境——社会对自闭症的偏见和不理解。

  其中的主要矛盾在于,家长非常努力地让自闭症孩子融入“正常”的生活;而另一方面,外界对自闭症人士的包容度还不够,尤其是校园坏境内,自闭症孩子的某些行为、情绪会被误认为带有攻击性,因此容易被排斥。除此之外,普通学校也缺乏专业化的师资队伍,缺乏对自闭症孩子的关注和支持。


  希望社会对自闭症群体多一些了解,多一些理解,尊重与接纳;更希望家长们可以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治愈孩子的内心。

  三、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有自闭症?

  I. 社交沟通及社会互动上的困难

  1.缺乏相互的人际情感关系。如缺乏共同的兴趣和共情能力,无法发起或回应社交互动。

  2.在与人互动中使用非语言交流行为的缺陷。如交际能力差,眼神交流和肢体语言异常或手势理解和使用不足,也有可能出现完全缺乏面部表情和非语言交流。

  3.缺乏发展、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能力。如难以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,难以与他人创造共同想象或一同游戏。结交朋友十分困难,或对同龄人缺乏兴趣。


  II. 固定的兴趣及重复的行为

  1.刻板的或重复性的肢体动作,单一物体的使用或相同对话。比如排列玩具或击中物体,来回说同样的语句,使用独特的措词。

  2.坚持的相同性,对习惯的顽固坚持,语言或非语言仪式行为。如会因生活中的小变化而极度痛苦,过渡困难,思维僵化。仪式般的问候习惯,要求每天遵循相同的路线并吃相同的食物。

  3.高度局限、固定的兴趣,且强度或焦点异于常态。如强烈依恋不寻常的物品,局限或持续重复的兴趣。

  4.对于感觉刺激的输入反应过度或反应不足,对环境中的感觉刺激有异常。如对疼痛或温度无动于衷或高度兴奋,对某些声音或触觉有不良反应。或喜欢过度嗅探,喜欢观看灯光或随之移动。


  四、接纳比关怀更重要

  随着特殊人群越来越多,自闭症已演变成社会问题,自闭症人群的每一个生存环节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,聚沙成塔,携手处理,将负面转为正面,而这一切,需从接纳开始,让每一段真实的人生都闪闪发光。

首页
预约挂号
在线咨询
电话问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