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健康科普>
“不想上班”是人生常态,及早战胜职业倦怠才是关键
时间:2021-10-23 点击数:213 发布来源:本站原创

 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?

  每天早晨被闹钟叫醒,脑子里就闪过堆叠如山的工作,仿佛永远都望不到头,心情立刻沉重下来。

  下班后,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,想好好做点事情,但实在提不起精神;想让自己好好放松,却也收效甚微。


  晚上临睡前,经常产生自我怀疑:我现在做的事,究竟有什么价值?我是不是在荒废生命?

  明明是坐办公室里上班,但为什么总是会感到疲惫不堪呢?

  这其中固然有许多生理上的原因 ——

  比如,久坐对颈椎的压力,封闭环境内空气的流通……

  但最本质的,还是心理上的因素:我们从内心里,就把工作当成了一种负担。

  每一天都像拼命奔跑在赛道上,只为一个望不到头的终点。这样下来,怎么能不疲倦?

  这情况在社会心理学中,就叫做职业倦怠。


  01、职业倦怠损伤着健康和生活

  职业倦怠是一种由长期过度的压力,导致情绪、精神以及身体进入极度疲惫的状态。

  有人说:“职业倦怠就是,你有工作能力,但是却丧失了工作的动力。”

  通常情况下,职业倦怠有以下几个特征:

  耗竭感:总是感觉精力不足或耗尽。

  怠慢感:对工作的距离感加深,感到消极、厌倦或麻木。

  工作效能感降低:取得成就的能力下降,逐渐感觉自己的能力不足。

  除了精神上的疲乏外,往往还会伴随头痛、失眠等身体上的不适,同时也预示着抑郁、焦虑等心理问题。

  而且,职业倦怠不仅影响了我们个人的工作、生活,对家庭也有着负面的“溢出效应”——

  比如,人们会把工作中的坏情绪带进与家人的相处之中,影响家庭的氛围和关系。


  02、职业倦怠为什么会发生?

  那么,为什么我们会有职业倦怠呢?

  其中的原因也许跟很多人所设想的不同:

  并不是因为加班、高强度工作、同事关系不合 —— 这些可能都不是根本原因。

  举个简单的例子:

  一个由你负责的项目,马上要上线了,整个团队加班加点,开会、出点子、熬夜几周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—— 这种情况下,你会倦怠吗?

  不会。

  你可能会累、会辛苦,但不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倦怠。

  因为你能理解和感受到工作的价值,你知道它的重要性。

  同样,你刚进入某个行业,底薪不高,但是跟着老板做项目,能学到很多新东西,每天都很充实。这种情况下你会倦怠吗?

  不会。

  相反,你每天都会期待去公司上班,因为你又会迎来全新的、充满挑战的一天。

  那么,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倦怠呢?

  最常见的,就是这几种状况:

  01、每天都有大量的琐事,不断挤压和分散注意力,没办法专注手头的工作上;

  02、工作方向跟你期望的不一样,但又没有办法去拒绝或改变,只能硬着头皮上;

  03、你的位置不重要,没有话语权,做的事情很难得到反馈,只是一个“工具人”……

  这才是导致职业倦怠的根本原因。

  你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工作,而是反过来,被工作所掌控 —— 源源不断的任务向你涌来,把你淹没,推着你去行动。

  在这种情况下,你还会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吗?

  当然不会。

  你每天都在疲于奔波,只想赶紧把眼前的东西做完,然后放空自己。


  03、职业倦怠该如何调整?

  首先可以问问自己,我是为什么变得倦怠?以便有针对性地作调整。

  如果发现自己和工作之间存在着多领域的不匹配,可以先罗列出最有可能改善的领域,先试着减轻一部分负担。

  要改善自己和工作领域之间的适配度,可以试试看以下方法:

  01、增加掌控感:控制能控制的,放手不能控制的。

  有时,无法控制的部分之所以令我们焦躁和痛苦,是因为无论我们如何努力,它都无法被改变。

  因此,我们不如将精力专注到可控的部分,在能控制的范围内尽量把它做好。

  此外,想缓解控制力不足的痛苦,还有个方法是适当降低责任感,接受现实——工作成果可能的确无法达到我们最初设想的标准。

  02、可以试着从其他方面,找回在工作中丢失的意义感。

  例如,如果你的意义感在于帮助他人,可以每周抽一点时间出来做志愿者,或是耐心解答同事的疑问。

  又比如,觉得工作场合里欠缺与他人的积极关系,可以精力侧重于与朋友联系,下班后和朋友一起去吃个饭。

  03、要像规划工作日程一样地规划休息。

  在选择休息方式时,要分清楚娱乐和真正的放松。

  比如在看电影时,我们可能沉浸在兴奋的状态里,以至于影片结束后感到头昏脑涨,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放松。

  因此,要想获得真正的放松,你应当选择那些在结束后会让你感到肌肉松弛或内心平静的活动。

  例如有些人会泡澡、有些人会在饭后散散步、有些人会在周末睡个懒觉等等。

  在有选择的前提下,工作仍然是为了我们的需求服务。

  当然,如果当前的工作压力已经充斥了我们的生活,难以调整当前的负面情绪时,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也是十分有必要的。

首页
预约挂号
在线咨询
电话问诊